English

“同方威视”产品化的启示

2000-04-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晓梦 我有话说

不久前,国内众媒体纷纷报道了来自天津海关的一则重要信息:取名为“同方威视”的清华同方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宣告成功。它标志着我国海关查验货运集装箱全凭人工掏箱、肉眼观察将成为历史。长期干扰我国经济秩序的海关的走私活动已能凭借高科技手段得到有效治理。

1996年,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研究”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它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国际上继英、法、德之后第四个掌握了集装箱检测技术的国家。但是“同方威视”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很强的高科技成果,攻关组在课题完成后整整寻找了一年,也没有物色到一个能有相应技术水平的企业使这项技术得以产品化。面对“同方威视”这一成功的高科技成果,它的研究者们陷入了“卖出去活不了,留家里养不大”的尴尬境地。

启示之一:“带土移植”创造一种新机制

经过讨论,学校决定:“同方威视”的转化必须从科研机制移植到企业机制中进行。清华同方集团是由清华控股的上市公司,按照企业运作的方式,它可以靠募股筹集产业化所需的巨额经费,还可以向社会招聘成果转化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在密云高科技园区,也有它的生产基地。但是“同方威视”的技术含量实在太高,为了保证这棵金贵的嫩苗移植后能够存活并顺利成长,同方为它单独辟出了试验田——成立同方核技术分公司,并实行“带土移植”。“土”的含意一是指在研究阶段的主要骨干,二是指研制这个成果时的技术平台。“带土移植”充分保证了在转化过程中技术的延续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移植”的机制。这批研究人员和成果一起进入同方,任务是最终完成“同方威视”的产品开发,但编制仍在学校。一旦产品成熟之后,他们将重新回到学校,从事教学、科研。日后有了新的开发任务,再进行新一轮“带土移植”。在同方核技术分公司采访时,“移民”们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已经把从研究到开发的上中下游都打通了。“大鱼”要产卵就游到上游去,要把“小鱼”养大就游到下游来。

由于高科技成果与产品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方威视”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甚至要求对原来的设计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这就是需要把当初研制这一成果的技术平台一同“移植”的原因。但是和研究人员的“移植”一样,他们并不是把清华工程物理系的研究室划归同方,而是研究室通过履行合同随时为“同方威视”的转化提供服务。这种在工作上互相依托,在编制上各归所属的灵活机制,最大的优点就是两不耽误:对于企业,无论是眼前的成果转化,还是日后的产品换代,都有了稳定而强大的技术依托;对于研究室,在保证这个项目的同时还可以去申请其他科研课题,使科研水平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启示之二:“先在纸上分蛋糕”实行一种新办法

按传统办法,企业在将科研成果拿去转化之前应根据对成果的价值评估付给科研单位一笔转让费。然而这个办法对“同方威视”这样的高技术成果却难以实行。技术结构的复杂,转化成本的昂贵,给未来市场效益的预测带来很大难度,评估各方的看法往往天差地别,很难达成共识。再说如果让企业在转让费上“大出血”,到开发阶段再要投入时岂不发“虚”?

最后,学校和同方以销售额提成的方式达成协议:同方负责全部制造经费。产品做出后,同方以5%的销售额回报学校。清华工物系主任金兆熊教授说:“这叫作先在纸上分蛋糕,然后双方一起做。做得大,分得多,做不出,分不到。”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研人员和企业将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积极性。当年项目组曾打算以一千万元将成果转让,天津示范工程结束后,金教授告诉记者:仅第一批定单学校得到的回报就比原来预想的多出了50%,而从市场的反映看,今后的定单还会源源而来。

启示之三:选准转化带头人

高技术成果转化需要研究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然而研究所和企业的思想观念、运作方式、评价体系有很大差别,许多科研成果在转化中半途而废的原因往往是双方关系处理不好。回头审视“同方威视”走过的道路,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之所以没有在内耗中“沉船”,主要是选准了带头人。

44岁的康克军,是清华最早一批被评为教授的年轻学者之一,博士生导师,工程物理系主管科研的副主任。为了协调科、企之间的关系,应双方要求,他既是系研究所的所长,又是“带土移植”后的同方核技术分公司总经理。攻关阶段,他是协调各路精英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转化阶段,他是前线总指挥。做为学者,他最了解专家们在攻关阶段付出的智慧和艰辛,有他在同方,那些担心同方日后发财忘本的专家们放了心;做为总经理,他在成果转化中懂得了投资风险的真切内涵,感受了工程化,产品化以及开拓市场的不易。有他负责转化,同方集团的领导就有了与学者教授们沟通的一座桥。找一个像康克军这样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或是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来协调企业和科研单位双方的利益,对于转化的成败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采访中校、企双方领导对比过去的教训,多次谈及的体会。

启示之四:学者的观念要转变

回忆当年的情况,系主任金兆熊教授说:“学者有学者看问题的角度:一般来说学校是做学问的,做学问就要去拿项目、写论文、出成果,验收通过就算完。现在要我们做到产业化、市场化,这些事情算不算学科建设?如果算,现行的学科评估体系中没这条;不算,我们就不必做这些事。争论的结果,我们认为不仅算,而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核技术是应用学科,它的成果当然应该能够应用。工程物理系要振兴,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大项目带动一下。

今天来看,这个项目对工物系的学科建设起了巨大作用。工程物理系过去工程化的能力较差,两年来,派出去的这批人在现场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说,下次我们搞出的科研成果,肯定会比这次做的样机要接近产品,转化的过程会缩短很多。

参加转化,给工物系的科研方式也带来了改变。过去专家们在科研阶段各种非技术性劳动统统自己干,现在他们向企业学会了利用社会各种技术资源和劳动资源,自己集中精力去研究最核心的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金教授感慨地说,如果说当初我们派人去合作是为了完成任务,那么现在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到这是学科建设的需要,大家关心的是怎么和企业的关系持续发展。对于应用学科,只有把科技成果的转化正式列为学科建设和职称晋升考核的内容,才能更有效地鼓励学者参加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